用新发展理念指导我国公共采购领域的理论研究

来源:本站  浏览量:437  日期2023-02-13

随着我国公共采购领域的不断发展,其理论落后于实践的问题日益显现。本文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公共采购领域的现状,指出了公共采购对于理论需求的迫切性,并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角度对公共采购理论供给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建议通过理解和把握新发展理念,建立一个由政府部门领导、有资金支持、有专家团队参与、能够产出成果的常态化研究机制,推动我国尽快完成公共采购理论体系的构建。


我国公共采购实践对于理论的需求


图片


(一)实践层面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率先在多边和双边的赠款、贷款项目及工程建设领域试行的招标投标制度取得巨大成功后,又相继在机电产品进口、中央投资、技术改造、政府采购、国有企业采购、军事采购和医疗采购等领域,逐步以市场化的方式替代之前高度集中的计划方式配置资源。由于上述采购活动共同具有公共属性,按照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将其合称为公共采购。

近年来,我国公共采购实践发展迅速。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出版的《中国公共采购发展报告(2021)》统计,2021年我国公共采购总额超过45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8%以上。其中,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展的工程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四大领域的交易项目数共计116.6万个,同比增长6.48%;交易金额共计19.69万亿元。在国有企业采购方面,2021年全国国有企业采购招标总额突破35万亿元。公共采购作为国家公共支出的重要手段,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止腐败、规范政府和市场行为、助力国家宏观调控、保护招标采购各方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理论层面

西方国家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和创新,其公共采购制度已经较为完善,形成了公平竞争、物有所值、合理分配社会财富、可持续采购等价值理念,相关的学术研究也比较丰富,并对实践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公共采购的制度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理论体系的构建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多数研究人员还不能从宏观层面准确把握公共采购的本质规律。

构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通常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即问题发现阶段、实证研究阶段、理论建设阶段和理论巩固阶段。目前,我国公共采购领域尚处于问题发现阶段和实证研究阶段。研究人员发现了实践中存在法律、制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通过一定的实证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方法或建议,但是尚未形成具有概括性、普遍性和实用性的理论,即未上升到理论建设阶段。但此阶段的研究成果将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鉴,因为理论建设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案例研究以保证其概括性和普遍性;而理论的实用性将在理论巩固阶段得到更好的提高,因为理论巩固阶段是一个在实践中应用和测试理论并使之不断完善的过程。

(三)理论需求的迫切性

1.实践对理论的需求

公共采购是一门实践与理论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众所周知,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双向且动态的,即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起指导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鉴于公共采购领域理论落后于实践的现状,我国应高度重视公共采购领域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诸多棘手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中西方在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经济体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西方国家的公共采购理论在我国常常存在难以适用的问题。因此,从长远来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采购理论体系非常必要。

2.公共采购学科建设对理论的需求

公共采购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如果其学科独立性获得广泛认可,将有效带动和促进公共采购领域的整体发展。理论研究可从两个方面论证公共采购的学科独立性:一是理论保障了公共采购的知识独立性。理论的形成即组织知识的过程,研究人员基于对实践的分析而形成的公共采购理论具有概括性的特征,解决了术语解释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进而产生了公共采购领域的专业知识。二是理论保障了公共采购的职业独立性。公共采购理论中所包含的专业知识不仅能协助从业人员清楚工作内容、明确责任和作出决策,还能为其做法和行为提供解释,并且这些知识只适用公共采购从业人员,从而为职业本身划定了明确的界限。因此,公共采购的学科建设需要以公共采购理论为依托,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我国公共采购领域理论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角度


图片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述

1.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

“协同”思想最早由安索夫于1965年在《公司战略》一书中提出,意在说明在某一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整体效用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罗斯伯格等人提出创新主体并非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复合体,包括所有参与创新过程的组织或个人。2005年,彼得·葛洛首次提出“协同创新”概念,即由相互关联的人员组成一个工作小组,通过网络进行信息、观点、工作进展等方面的交流,以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这些观点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以“协同创新”为理论基础,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三方根据优势互补、联合发展的原则进行合作与交流,实现在知识、技能、人员和思想等方面的协作。在该过程中,所有参与主体的资源被重新整合和高效利用,以推动所在行业或领域的整体发展。

2.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晚。以美国为例,其1865年出台的《莫雷尔法案》激发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思想的产生。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美国逐渐形成以高校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有效促进了国家创新资源的整合和研究成果的转化。

我国1992年4月设立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项目,揭开了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新篇章。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相关文献多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并给出政策建议,需要更注重对实际情况的调研;多从产学研各方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需要更注重对协同模式本身的研究,如构成要素、运行机制、分类标准等;多从促进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需要更注重对理论研究创新的重视。因此,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不仅需要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也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才能为我国早日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构建我国公共采购领域理论研究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公共采购是一个新兴学科,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基于我国公共采购领域理论供给不足的现状,构建相应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十分必要。下面,笔者对该模式(见图1)的构建提出建议,这也有助于分析公共采购领域理论供给不足的原因。

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采购实体不同于传统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中的企业。在公共采购领域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中,采购实体包括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和国有企业在内的所有需要进行公共采购的主体。公共采购制度建立的初衷是节约资金、防止腐败,因此公共采购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对于符合相关标准的工程、货物或服务,上述主体必须依法进行公共采购。采购实体是公共采购的实践者和理论需求方,相比在实践中自我摸索,其更愿意与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来获得并运用相关理论,以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公共采购效率。

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特点是高素质人才相对集中,拥有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能够较好地把握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掌握前沿信息,并且能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更有效率地进行探索和研究。此外,其具有更为浓厚的学术氛围,能够通过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更好地促进观点的提出、碰撞和深入探讨,为理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目的是促进采购实体、高校和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以获得具有概括性、普遍性和实用性的公共采购理论。三方的合作具有互利共赢的特点,通过对各方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促进公共采购理论的诞生。

采购实体作为公共采购的实践者,可以为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例如供应链管理、权责落实、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等;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共享相应的研究资源,如数据、案例等,并提供研究资金。在专业人才获取方面,采购实体可以作为高校的研究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论文素材等,不仅能够帮助高校节省调研、实习设施等投入,还可以为自身吸纳合格的专业人才。

高校作为采购实体和研究机构的人才孵化基地,学生在教授、专家和学者的带领下,可通过采购实体和研究机构提供的实践机会和前沿课题来提升综合能力并输出成果,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研究机构一方面可为采购实体提供理论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可为高校提供前沿的学术信息和研究课题,与高校达成合作,共同探索理论上的突破与创新。

从理论形成过程(见图2)来看,在获得知识、理解知识和构建知识的过程中,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将推动采购实体、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加强联系和合作,以促进形成具有概括性、普遍性和实用性的公共采购理论。


综上所述,建立产学研创新协同机制可以使我国公共采购领域理论供给不足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三)我国公共采购领域理论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尚未有效构建公共采购领域理论研究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使得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无法取得更大进展。笔者通过对该模式在构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其理论供给不足的原因。

1.缺乏组织性

近年来,产学研协同创新逐渐发展至2.0形态,即“政用产学研”协同创新,将政府和用户纳入协同创新机制中,这也为该模式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如果仅仅依靠采购实体、高校和研究机构三方自发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那么该模式在建设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涵盖范围小、号召能力弱和发展进程缓慢等问题,这些都是缺乏组织性的具体表现。由政府部门出面进行组织,为该模式的建设搭建平台,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此外,该模式取得的理论成果将为相关用户开展公共采购工作提供帮助,而用户在应用理论成果的同时,能够根据实践情况为进一步完善理论提供建议和方向。

2.缺乏目标性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参与主体缺乏足够的目标意识,导致其对自己要做什么以及要辅助别人做什么不明确。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其中长期目标是所有参与主体需要为之长期努力的共同目标,即促进我国公共采购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这是基于我国目前公共采购理论落后于实践的现状,也是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初衷;短期目标是每个学术研究项目所对应的目标,既包括相关主体的短期共同目标,即圆满完成项目,也包括各个主体根据所承担的角色和责任而为自身制定的短期目标,该目标应取得合作主体的认同。制定合理的目标且如约达成,有助于保证工作的进展和最终成果的完成。

3.缺乏议程性

目前,我国公共采购领域理论研究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没有设置研究议程。研究议程包括确定研究内容和研究程序两部分。在确定研究内容阶段,基于自身的学术背景,研究人员会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在经过观点碰撞与融合后,不断缩小研究主题,拆分出相关的子主题,并明确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在确定研究程序阶段,研究人员基于子主题的设置进行分工,确定最终交付成果的时间,并约定阶段性工作完成的时间节点,以便在项目进行期间安排会面和商谈。研究议程明确了研究内容、研究程序以及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和责任,进一步确保了项目目标的实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4.缺乏系统性

公共采购作为一门处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相关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缺少统筹规划,即缺乏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共采购是一门交叉学科,对于其的研究分散于各个学科之中,如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法学、供应链管理学、计算机等。另一方面,公共采购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一是内容正在发生结构性调整。随着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服务类采购近年来增长势头最为强劲,未来有望成为公共采购理论研究工作的重点。二是工具不断丰富。如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询价、竞争性谈判、框架协议等,这意味着理论研究工作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5.缺乏协同性

鉴于公共采购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缺乏系统性,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角度来说,研究人员往往基于自身的学术背景和研究专长而自发开展理论研究工作,与实践的联系不够密切;从采购实体的角度来说,公共采购作为一门处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实践人员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很难及时找到合适的研究人员为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理论指导。因此,要想更好地开展公共采购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就要尽快解决缺乏协同性这一难点,促进研究人员与实践人员的有效互动和深入交流。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对我国公共采购领域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


图片


(一)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内涵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路、方向和着力点。

新发展理念的五个关键词对应着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五大问题:创新发展引发对于发展动力问题的关注;协调发展引发对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注;绿色发展引发对于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的关注;开放发展引发对于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的关注;共享发展引发对于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关注。

(二)用新发展理念指导我国公共采购领域理论研究

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审视公共采购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笔者认为其五个关键词能够为解决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所面临的五个问题提供指引。

1.创新

创新发展关注的是发展动力问题,这也是我国公共采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即如何构建一个有效保障理论和实践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的常态化研究机制,推进我国公共采购领域正向发展。创新发展意味着要先解决缺乏组织性的问题。上文提到常态化研究机制可以运用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并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这是因为政府部门在其中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是,政府部门可以从制度保障、资金提供、需求挖掘等方面调动众多主体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并明确各主体的任务和责任,在意见发生分歧时促进各主体间互相理解并带领其寻求更具包容性的解决方案;二是,政府部门可以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运行营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不断提升参与人员的能力和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采购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

2.协调

协调发展关注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对于公共采购领域而言,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是理论研究发展与实践发展不同步。要解决该问题,就要将致力于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的实践人员和有能力实现相关目标的研究团队纳入常态化机制。这要求实践人员要善于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主题,并能在理论研究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支持;研究团队中的成员必须具有公共采购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的研究工具和技能,同时还要对实践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提出具有实用性的公共采购理论。

3.绿色

绿色发展关注的是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也可理解为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公共采购领域而言,设置合理的研究议程可以保证理论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常态化机制的可持续发展。设置研究议程分为设计、实施和测试三个步骤。首先,政府部门可以分别从采购实体、高校、研究机构三方中各挑选出几家最有代表性的主体参与研究议程的设计,并确定一个或多个可行方案。其次,将议程方案试用于研究项目之中。最后,在研究项目的过程中,对议程方案进行测试,将需要改进之处记录下来并进行完善。与常态化机制相同,研究议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调整的,在运用过程中可以对其不断加以改进。同时,研究议程也不是唯一的,随着理论研究工作的广泛开展,可以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设置不同的研究议程,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4.开放

开放发展关注的是发展内外联动问题。鉴于公共采购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缺乏系统性,因而对于研究人员自身素质的要求会相对较高。在培养专业化采购人才时,要注意内外联动、汇集多方力量。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采取以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主、采购实体为辅的模式。高校和研究机构具有更系统的培养模式和经验,也更容易在不同学科间建立联系。未来,高校和研究机构应注重沟通和交流,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例如举办学术交流分享会、实现高校间跨校选课等,同时应结合社会需求和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完善符合公共采购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公共采购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

5.共享

共享发展关注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即要共享发展成果。对于公共采购领域而言,搭建一个用于分享研究成果和交流学术心得的平台,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理论研究工作。一是成果共享可使先进的公共采购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我国公共采购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二是平台的建立能促使产学研协同模式参与主体之间长期保持合作研究关系。各主体之间可以通过互动、借鉴和学习,加速知识获得、理解和构建的进程并最终产生理论。三是平台的建立应坚持“公开”原则。公共采购是大众关注的重点领域,平台公开透明地呈现理论研究的成果,能提高大众对于公共采购的认知,同时能有效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更好地推动公共采购领域理论研究。


总结


图片


综上所述,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运用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之中,有助于我国公共采购领域建立一个由政府部门领导、有资金支持、有专家团队参与、能够产出成果的常态化研究机制。从短期来看,该机制能够不断促进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从长期来看,该机制能够帮助我国早日完成公共采购理论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采购的学科建设进程。


来源:《招标采购管理》2022年第8期

作者:郭腾跃    赵   勇

作者单位:国际关系学院经济金融学院